《文学评论》
金融从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自由职业者、公职人员、旅居海外学者等纷纷加入到胶东散文创作家团队,胶东散文这个平台不仅实现了创作—发表—分享—阅读—出版从电子期刊到纸质出版的跨界融合,也圆了无数人向往散文,创作散文,分享创作的喜悦和快乐的梦想。“梦想总是要有的,一旦实现呢!”很多人做梦也想不到胶散平台,一个曾经默默无闻,如今引领散文创作气象的一个融媒体平台,成为了他们展示自我,展现自信,抒写人生传奇,抒发澎湃激情的广阔舞台。我就是其中的一位参与者,亲历者,见证者。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们之间的对话不仅架设了我们美好友谊的桥梁,而且成为我散文创作的遵循融会贯通到我每一篇文章中。红军会长给我打开了一扇散文的窗,胶东散文为我打开了一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阔天空。
短短数周时间,胶东散文壹点号的粉丝量飙升到3.9万多,胶东散文微众平台、黄海散文、胶东散文壹点号推送的散文引起广泛关注和业界好评。特别是胶散平台推出的“大散文”和“付费阅读”文章作为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在散文创作者和散文爱好者中引发了持续热议。“胶东散文”成为散文界一个品牌,“胶东散文”成为一种文学现象跨地域,跨领域的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
作者 崔洪国
二是胶东散文对于散文的“叙事”有着与众不同的实践标准。首先来说,散文不是无病呻吟,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即便是写景散文,也是风物的另一种叙事。很少有精美的散文单纯写景能够打动人和恒久传承的。我们最熟悉的《天山景物记》《长江三日》等耳熟能详的名篇,其实都是在风物中对人文情怀的深层展开,这也是这些散文的最动人之处。自媒体和融媒体时代的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对散文的这种叙事已经提出了很高的标准和要求,不仅是在文字的精雕细琢,更重要的是以文字为媒介,以叙事为载体的烟火气息。这种烟火气息需要你对历史,对文化,对时代,对自己亲历,对身边人和事深邃思考的植入,不是流水账,流水账样式的文章在泛滥的各种公众号和自媒体上不少,但严格意义上说那不是散文,就是单纯的叙事。而胶东散文恰恰跳出了这样的窠臼,在叙事上不仅打动人,而且总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
崔洪国,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写作学会会员,散文评论委员会委员,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寻找灵魂的牧场》《与海阳最美的邂逅—崔洪国散文精品集》长篇非虚构纪实作品《列车前方到站徐家店》《胶东散文十二家.崔洪国卷》,在报刊、媒体、平台发表散文、书评400余篇。散文《济南的桥》获“第二届齐鲁晚报青未了散文奖”三等奖。
四
一是胶东散文对“散文”二字本真的那份坚守和信仰。说起散文,其实在我们老祖宗那里就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从最早《易经》的“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到《庄子.秋水》的洒脱无忌,从屈原《离骚》的忧国忧民到司马迁《史记》的综合捭阖,从唐诗的天籁发展到宋词的观致,尤其是唐宋八大家筑起的文坛气象和高峰,其实都是都是文学“本真”的孜孜不倦的探索和追求。胶东散文之所以在散文创作领域独树一枝,最根本的是对散文“本真”的信仰和守候,这是散文创作的灯塔和航标。
—兼论胶东散文的气象与格局
我与胶散有着很深的缘分。最早是在2020年,我从任职两年的海阳徐家店回到省城后,一直寄情于那片山海而忘他不得,加之自己早年曾在烟台求学,所以关于胶东、烟台、海阳的话题既容易沉淀,也容易聚焦,更容易发散,我沉浸在对那片热土的思念和回味中寻觅着自己精神的栖息地和灵魂的大草原。那段时间,我有幸认识了山东散文学会副会长、胶东散文总编焦红军先生,是他把我领进了胶散和黄散的大门。“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在邂逅胶东散文的两年多时间里,我从平台受益匪浅,对平台的发展和推送的文章有着深刻的感受和体验,并也有幸成为胶散开设的“大散文”专栏的践行者。我感受最深的有这样几点:
“高处不胜寒”,散文的创作越到高处和深处你越会感觉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没有任何投机取巧的侥幸可以让你欣赏和享受到散文“面朝大海”的那份优雅和从容,需要你真得怀了无限的敬畏投入思考,投入思辨,投入观察,有时为了一个哪怕很精微的细节也需要你在路边对了一束花、一株草,甚或海边洪波涌起的岸边,一只螳螂紧紧攀附在一块礁石上,也需要你放低了身段俯下去,听一听她们来自自然的那种呼吸,散文需要的是你有这样的定力和纯粹。
上一篇: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揭晓,多部作品在上海首发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