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一、泰国孔剧的历史背景
泰国古典舞剧最著名的是“孔剧”,泰语叫作“???”(Khon),是从印度教的典礼和舞蹈中演变而来的。依据公元1世纪初,印度古代的隐士瓦尔米克(蚁垤)的独特长诗《罗摩衍那》(Ramayana)写成,根据泰国人的考证,《罗摩衍那》传到泰国时,泰国刚有了文字。十三世纪,在出土的碑文中发现刻有罗摩(拉玛)大帝,和拉玛山洞名称出现,《罗摩衍那》 在泰国和东南亚各国流行甚广,最初从印度流传到爪哇岛、马来西亚、印尼,后又传入泰国、缅甸、 柬埔寨、菲律宾等国。
《罗摩衍那》传入泰国以后被改编成《拉玛坚》,在舞台上演出时通过孔剧叙事。“孔剧”最初是泰国宫廷中一种专供王室成员、贵族等高贵人士观赏的传统而高雅 的传统宫廷戏剧,平民百姓一般是赏不到的。后来传入民间,表演形式多样,开始都是用口头说唱的形式流传,成为百姓家喻户晓的戏剧。
孔剧起源于印想度的宗教仪式,历史可追溯到400多年前。自孔剧传入东南亚黄金大地 (Suvarnabhumi) 后,便开始盛行,当时阿大城王朝为泰国地域的政治中心及首都,孔剧内容精彩绝伦、 唱念做打、插科打诨。因此非常受到王室的 喜爱与认可。孔剧在泰国的文学史和艺术史上影响重大,其由大皮戏、传统武术打斗和舞蹈融合演变而来,与泰国民间小说、皮影戏、木偶戏、音乐民间戏等民间戏剧相比,在演员、服饰、剧本、舞台、表演等方面的要求都更加严格。
据泰国南方研究中心的统计分析,《拉玛坚》孔剧在泰国人民群众中深深扎根,又影响了百姓的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文化习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
总之,孔剧可以说是泰国的国宝级舞剧艺术,也被誉为泰国传统最美丽的舞剧艺术,是泰国人民的文化遗产和泰国民族戏剧的代表,因此被称为泰国国粹之一。2018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宣布将泰国孔剧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泰国孔剧的特点
(一)表演的程式化
孔剧是根据印度古代长篇史诗《罗摩衍那》改编而成。大部分的泰国古文学都汲取古印度的文化与宗教概念,《罗摩衍那》传入泰国被当地的文学与文化恰当地融合,在曼谷王朝拉玛一世时期出现了泰文版《罗摩衍那》(拉玛坚)表演时以孔剧的形式来叙事。内容主要是叙述关于印度教的三相神之一毗湿奴神(Pra Vishnu)转世凡间为正义的拉玛王子;十面魔王前世为湿婆神 (Pra Shiva)的家奴神,其犯大错而被贬下凡为隆安国王托萨敢(Tossagan),因淫欲无度 抢走了拉玛王子的妻子悉达(Seeda),招致了一场人、神、猴及妖魔面的大战争。拉玛王子在其弟弟和猴王哈努曼(Hanuman)以及其他猴兵们的帮助下,终于战胜并击毙了十面魔王,救出悉达,得胜回朝。在其故事中,孔剧演员常分为以下四类:
一是人类主角。人类往往是男性角色。扮演者需要有健美的身材,胳膊、腿、脖子比例匀称,并且面容清秀。人类的主要特点是要有优美的姿势、动作和性格。
二是女神。神明主要是由女性角色扮演。扮演者需要有优美匀称的身材,还要有姣好的面貌。女神的主要特点是要有美貌,舞姿和手势要优雅。对应,扮演者的身材常常要比人类主角更为强壮,更为高大。舞姿和手势也要强而有力。
三是魔鬼或夜叉。这类角色是孔剧中的反派角色。他们有着强壮、凶残的特点。因此与之相对应,扮演者的身材常常要比人类主角更为强壮,更为高大。舞姿和手势也要强而有力。
四是猴子。在孔剧中,猴子的角色有位重要。孔剧表演的最主要特色就是来自于猴子“哈努曼”。尽管猴子角色的舞姿和手势要像猴子一样敏捷灵活,但是这个角色依然要展现出孔剧优雅缓慢的一面。因此,猴子的表演在泰国艺术中可以说是最为复杂的。
丰富多彩的泰国孔剧还有一种叫法叫作“哑剧”,因整个表演的过程中演员都没有台词,在表演中通过演员的动作、表情、眼神、手势以及后台的古音乐和台韵白来完成剧情,所以每一个演员扮演角色的各种舞蹈与手势等动作必然要明显,能让观众感觉到某一个角色的喜怒哀乐之情,也能表达接受、拒绝、愤怒和嫉妒等多种感情。
因此“以舞传意,没有台词”也是孔剧表演特点之一,如:男演员用任意手指指在耳旁,另一只手攥在腰部表示听、听到、听说或好听之意; 女演员用任意一只手大拇指与食指黏合在一起指摆在鼻子部位,另一只手大拇指与食指黏合在一起指摆在身后表示嗅闻、芳香之意。
上一篇:浅析乐亭大鼓唱词的育人价值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