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浅析乐亭大鼓唱词的育人价值 

来源:文学评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0

乐亭大鼓已经传承了上百年。它旋律优美,唱腔丰富,其唱词的育人价值更值得挖掘。过去民间的知识水平和文化水平不高,乐亭大鼓的传承主要靠人们口耳相授或自己摸索,传播载体是各村巡回演出的说书人。在这种特殊的传承过程中,乐亭大鼓唱词中的育人价值显得尤为突出。

现代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存在偏重知识传授,忽略道德培养的现象,而乐亭大鼓作为一种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其育人价值是书本知识和学校教育无法相比的。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乐亭大鼓的部分唱词为例,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

乐亭大鼓的唱词在思想内容方面,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人的命运和社会的命运。作者们将唱词作为一种启蒙、宣传、教化的手段,或歌颂爱情、或鞭笞丑恶、或弘扬孝道、或讽刺腐败。在具体内容上,从个人修养到为人处世再到家国情怀,无不涉猎;在题材选编上,既有古代名著的改编,又有紧跟时代的创作。随着演唱技巧各种唱腔的不断丰富,唱词内容也在随之创新。

一、丰富的唱词内容

(一)孝道与大爱。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为社会所提倡。在过去的农村,孝道主要来自家庭教育和社会的监督。乐亭大鼓的艺人们结合现实编出了很多小段来讽刺身边不孝的行为。当说书艺人们表演的内容和某些人沾边时,老百姓们会毫不掩饰地嘲笑和指责,这就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如乐亭大鼓《过阴天》:“有一个中年男子本姓饶……对他的老娘不尽孝……他有个儿子叫小宝……等我长大了也跟着你们学。”整个唱段叙述了饶志高夫妇包饺子、婆婆来了藏饺子的故事。通篇只有叙述,没有评论和指责,但最后孩子的一句话“等我长大了也跟着你们学”可谓振聋发聩,对听众具有警醒作用。乐亭大鼓在鞭笞社会不良现象的同时,也不忘歌颂好的婆媳关系。如《婆媳情深》:“……有一个巾帼女子高秀云……擦了擦泪水强作笑……从此,侍奉老人更为尽心……先进事迹深入人心。”这样的婆婆和儿媳,处处为他人着想,老人可敬,媳妇可赞,体现出我们新时代的家庭美德,对听众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和引领作用。

乐亭大鼓的唱词中还有大爱情怀。比如《鞭打芦花》,乍一听以为是一个宣传孝道的段子,但仔细琢磨才发现,它远远超出了普通的孝道。闵子骞被后母虐待,事发后,后母受到惩罚是应该的,也是每一个听众希望听到的。但是子骞的表现却超出了人们对一个孩子的认知。“‘尊爹爹,孩儿有话多有冒犯……再者说,我娘在,我一人冷,孩儿我情愿。可我娘走啊,我们哥仨都受寒。’……子骞说:‘冻死孩儿儿也心甘,我不愿一家人从此拆散,我不愿骨肉分离地北天南。’”子骞苦苦哀求父亲原谅继母,主动承担责任,他的行为远远超出了“孝顺”的范畴。他为父母着想、为弟弟们着想、为家庭着想,这种为别人着想而产生的宽容和原谅恰是人类应该追求的爱的最高境界——大爱情怀。对比当下一些人的睚眦必报、社会的恩怨情仇及今人的戾气和狠毒,子骞的这种大爱情怀值得世人学习,毕竟原谅和包容一个刻意伤害自己的人很难做到。

(二)爱情与家国。自古以来,美好的爱情都是文学作品和其他艺术形式重点歌颂的,乐亭大鼓也不例外。乐亭大鼓中的爱情故事有着独特的魅力。《双锁山》本是描写南唐和北宋交战的一段故事,却没有战争的残酷和血腥。即便写到交战场面依然让人感到美好。这不仅缘于表演者高超的演唱技巧,也归功于作者独特的视角。“只见她:凤翅金盔头上戴,光华闪闪耀眼明……只见他:浑身上下似银砌,能人织就的百花名……怎么那么好听。”这段鼓词运用比喻,勾勒出高君保和刘金定的外貌和装束,栩栩如生,加之刘金定俏皮的话语、活泼的性格以及他对封建旧势力的反抗,都让人喜爱有加,甚至忘记了这是在交战,分明是开在阵地上的两朵爱情之花交相辉映。

乐亭大鼓的唱词中还有家国情怀。如《婆媳情深》,表面歌颂的是婆媳关系,实则赞颂为国牺牲的奉献精神。唱词把国和家融为一体,体现人间大爱。《血洒羊城》更是站在历史角度,歌颂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英烈们,使听众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值得一提的还有近几年创作的新段,如何建春老师的《北河水城好风光》,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家乡的无限热爱。

(三)反腐与反抗。反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乐亭大鼓作为一种教化人民的艺术形式勇敢地承担起了鞭挞腐败,为人民说话,为正义放歌这一社会责任。如《唐僧行贿》“ 在往年来取经的他们都送礼……取经的看着我们辛苦都送礼……到时候上医院看病还得排队,要是没后门咱连好药都开不来……”假借唐僧师徒到达西天后的遭遇讽刺了当今社会求人办事不易、就医看病难的腐败现象。通过其中的“猪八戒”“阿南”等人物道出了“人情世故”,让为人单纯的唐僧、善良朴实的沙和尚和一身正气的孙悟空“大开眼界”,也让广大听众深恶痛绝。在唱段中,作者巧妙运用一些当今社会的事件和词语,加大了借古讽今的力度。

上一篇:从文学期待视野的三个层次浅谈日本优秀动漫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