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以善予人生活的力量 

来源:文学评论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1-17

作者:夏 青

悲剧往往能带给人更多深刻的沉思。《红与黑》《美国的罪恶》《骆驼祥子》《阿Q正传》……每一部都是警醒世人的长鸣,或给人“当头棒喝”的顿悟,或给人湛然静观的自省。古往今来,很多作家把他们的视角和目光聚焦在社会底层的草根、农民、弱势群体以及芸芸众生中每一个独特、鲜明的个体,用跌宕起伏的宏大画卷展示主人公与命运、环境、社会剧烈的矛盾冲突,给人警示、启迪、反省。

作家陈仓的近作《止痛药》是一个悲剧,令我们欣慰的是,与很多格调阴郁、主题沉重、意境凄楚的悲剧不同,这是一篇带着温暖基调、积极向上的悲剧,这是我读过的最温馨而深情的一部悲剧。

对世俗深层的爱,成就了陈仓创作的动力

陈仓祖籍陕西农村,现定居上海,为了生活与梦想,陈仓有着辗转流落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坎坷经历,这让他对身处大移民时代的每一个人都加倍的关注、关怀、关爱。这一时期他写的《父亲进城》《女儿进城》《麦子进城》《小羊进城》等,“致我们回不去的故乡”,成为陈仓这一时期的创作主题,大移民时代的人性冲突,城市文明与乡土文明的融合,每一个悬浮的灵魂和他们渴求的皈依之处,打动了无数人,也让陈仓和每一个打工者都有了族谱宗亲的血脉联系。陈仓说:“我用第一条命真诚地爱着我的每一个亲人,也爱着这个世界与世界上的每一个生灵,包括那些卑微的人、弱小的蚂蚁、胆小的麻雀和麻木而又生机勃勃的一草一木。”这对世俗深层的爱,成就了陈仓创作的动力,也成就了陈仓所有作品的主基调。

《止痛药》在两条主线的穿插交错中缓缓推进,一条线索由主人公陈小元与凤姐在上海的感情纠葛延伸而至;一条线索是陈小元的爱情破灭后,身患残疾的主人公在女儿凤妹的照顾下以酒为止痛药,蜗居在故乡的小山村里刮骨疗伤,酒是缓解陈小元身体疼痛的良药,也是送他离开世界的一剂毒药。两条主线交错叙事,时空转换的闪回颠倒,历史与现在穿插呈现,蒙太奇的剪接、组合,让整部小说凸显出电影的叙事语言和画面质感。

主人公陈小元是一个生长在西北农村的青年,和千千万万的打工者一样,他带着梦想来到中国前卫、时尚又不乏千年文脉风流的繁华大都市——上海,渴望凭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一块栖身之所,继而改变自己的身份和命运。庆幸的是,陈小元不仅在上海找到了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还收获了他的爱情。

陈小元和凤姐的相识始于一座寺庙——静安寺。在四大皆空、无物无我无相的寺庙中邂逅的爱情,注定是一场子虚乌有的幻影,作者在独具匠心的情节设置中徐徐向读者呈现出一对青年男女在古寺相识的场景——从树缝间洒落的斑驳阳光,被拾荒老人踩烂后收走的矿泉水瓶,凤姐翩翩而至的惊遇……每一幕都是充斥着象征主义的谶语,让我们隐隐嗅到一丝悲剧来临的前奏。

凤姐出生于上海一个富庶之家,良好的出生、教育、外貌、气质,让她像那些街头巷尾的梧桐树一样,有着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这样一个女人,与来自一个农村的小伙子看似不可能有什么交集,但交集偏偏发生了。陈小元凭借一手精湛的木工活征服了凤姐,在凤姐的举荐下,陈小元与凤姐成了同事,两人开始有了交往。一个从农村只身来到上海的青年,一个浑身带着泥土般质朴、憨厚的青年,在完全不具备利己、投机、谄媚的技能下,如此轻而易举就在上海站稳脚跟,这幸运来得太快、太突然、太过于戏剧化,无论他与凤姐还是上海都是一座不对称的天平,我们也不难臆测到,这短暂的平衡里潜藏着太多太多无法揣测的危机。

在陈仓继“乡下人进城”为题材创作的小说之后,“扎根系列”文学是他重点创作和展示的主题。农村人与城里人性格、观点、生活习惯和方式的巨大反差;都市文明和乡土气质的尖锐对立;梦想丰满和现实骨感的失落和困惑,陈仓为我们挖掘并呈现出一系列底层小人物的梦想、奋进、失落、困顿……在每一个人物或悲或喜、起伏艰难的命运中,陈仓的文字中始终带着一股暖意,始终给人一丝希望,一丝勇气,这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他的文学观:“……我不喜欢恶狠狠的揭露阴暗面的文学,真正的好作品应该是帮助人们如何面对现实,为他们指明一条出路,起码是注入一些能量,让他们多一些生活的勇气,就包括自己一直坚持的善良、宽容、悲悯和热爱。”

上一篇:川籍青年文学评论家赵依《物色》出版:文学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