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多部文学新作亮相“十月文学月” 

来源:文学评论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0-28

自10月13日“十月文学月”启动以来,多场文学活动聚焦中国当代文坛实力派作家推出的新作,以新书分享会、研讨会等形式,结合线上直播,为读者带来一场场文学盛宴。

10月17日,“让天使在针尖上跳舞——徐则臣中短篇小说分享会”在京举行,作家邱华栋、评论家张莉、青年批评家丛治辰以及作家徐则臣,围绕《青城》《跑步穿过中关村》《如果大雪封门》等作品展开交流。

《青城》是徐则臣推出的最新中短篇小说集,包括《西夏》《居延》《青城》三篇小说,讲述了三位女性的情感遭际,是三篇哀伤又清澈的爱情故事。此次修订再版的小说集《跑步穿过中关村》,展现了“北漂”群体动荡、困窘而又不无喜剧意味的平民生活;《如果大雪封门》则涵盖了作者创作的两大脉络——“北京”和“花街”。

邱华栋在比较自己与徐则臣书写北京的不同之处时指出,“我更想把对北京的感受意象化,我的小说里写实的部分不多;徐则臣的小说更有质地,他对北京的人群也好,个体生命的打量也好,更具一种现实主义关怀,他在探讨他们的生存状态、生命状态,这是我俩的区别。”

张莉表示,时代的变化,使得邱华栋、徐则臣两位作家在同一片土地上,生长出完全不同的文学果实,一个代表着主体性,一个代表着速度感。“读邱华栋的作品,可以勾勒出另一种‘北漂'人生,但又有着北京的在地感、主体性。徐则臣根据在北京租房的经验,从西郊开始写起,后来又慢慢写圆明园、中关村,从那些地方看世界。作为新一代的小说家,他用这样的方式,书写了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速度感和地方感。”

10月19日,长篇报告文学《孕育》研讨会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北大红楼)召开,多位评论家参加研讨。

《孕育》以北大红楼为主要舞台,记录了马克思主义在北京的早期传播、共产党小组的形成和推广、早期工人运动开展的过程。作品以翔实的资料、生动细腻的笔触和饱满的激情,再现了一百多年前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分析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文化基础和思想准备,进而阐释了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必然。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烨认为:“我们确实有必要把红楼好好写一写,从历史资料、党史资料上讲,可能已经有不少研究、梳理、编撰红楼历史的著作。但是对于更广泛的读者,通过文学的方式宣传北大红楼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10月20日,陈继明长篇小说《平安批》研讨会于北京出版集团举行,十余位评论家参加研讨。

“批”,是闽南语,即“信”的意思。平安批,即平安信。潮汕、闽南华侨与家乡的书信往来便是“侨批”。侨批是华侨移民史、创业史及广大侨胞对祖国经济社会发展所作贡献的历史证明,更记载了当年漂泊海外中国侨民的艰辛。

《平安批》是作家陈继明的最新长篇小说,描绘了一段潮汕侨商“下南洋”的奋斗史。郑梦梅肩负重振家业的使命,人渐中年之际,只身闯荡南洋。在异国他乡,“平安批”意外地成为了他一生的事业。“洋范儿”的契约、信用,用毛笔写下来,体现着重情守义的“中国心”。抗日战争时期,梦梅和亲友们深明家国大义,又毅然决然投入了报效祖国的洪流……小说以平安批为媒介,融入百年世事变迁,写出了一方人的精神世界,写出了一颗颗重情守义、爱国爱乡的“中国心”。

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阎晶明认为,《平安批》对陈继明本人来说,不能叫转型,但确实是一个具有标识性的作品。“第一,小说通过一个人物郑梦梅来串接侨批的历史,从近代到现代,甚至到当代也有所涉及。第二,这部作品有很强烈的历史意识或者说家国情怀。整个作品当中既写了亲情,又把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处理得很好。第三,这部作品有浓郁的文化氛围,让我们对潮汕地区的语言、饮食、风物等都有所了解。”

10月20日,“从时间中涌来”林白长篇小说《北流》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24位知名评论家、作家、编辑以及《北流》作者林白参加会议。

作家林白沉潜8年的长篇新作《北流》,以强烈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激荡的叙事雄心引起广泛关注。《北流》是林白20余年书写主题与世界观的总结性呈现,把叙事重点放在1990年代之前的广西本地生活中,用当代眼光重新回望传统、地方与个人经验。南方母系民间经验、女性成长记忆、知识分子对20世纪中国史的思考,融汇在这部丰饶、磅礴的作品里。

上一篇:考研十三大门类解析之文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