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莫言:文学作品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讲真话 

来源:文学评论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28

传递温度与价值,关注我不走丢,更多精彩内容尽在@读书文史。

文 | 读书君

#莫言#

刚才校长阁下也说,我是一个敢于讲实话的作家,这一点我确实是同意的。如果因为我说实话,授予我荣誉博士的话,我倒认为当之无愧。——莫言演讲节选

说起莫言,你可能会想到中国的落后与贫穷。可以说没有几个作家,能把中国底层人民的贫穷描写得如此淋漓尽致。

在莫言的笔下,各种怪诞的事情层出不穷,比如全班学生,大人们无动于衷;比如人们为了“偷食物”,用针管吸取鸡蛋液;比如妇女为了抚养孩子,生吞豆子,再回家催吐出来给孩子吃。

当然,这都还算是可以理解的,还有更荒诞离奇,颠覆常规的,出于尺度等问题,读书君就不一一罗列。总言之,让人难以想象。

也正是如此,莫言曾一度被推上风口浪尖,尤其是2012年,莫言成为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虽然收获了无数的鲜花和掌声,但是同时也遭到了大批人的质疑。


即便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批判他是为了迎合西方而写作,将中国描述得极为黑暗和落后;又或是批判他写的东西过于现实,过于放大社会底层的丑陋;甚至痛批其文学创作应该是使创作繁荣和发展,而不是将人往死里整,往绝路上逼……

如今,莫言虽然已经是世界文坛上的著名作家,但是这些年来,却没能成为时代的风向榜偶像,而是一直备受非议。

01 争议之风

莫言的创作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透明的红萝卜》、《红高梁》等作品的发表,让他锋芒初展。之后,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丰乳肥臀》的发表,更是让他声名鹊起,且拿下了10万块钱的奖金,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

年轻时的莫言

然而,也正是这部作品,招来了诸多的举报和批判,很多人批判该书内容不健康,告状信甚至送到了部队的保卫部门。对此,莫言还曾评论到:“下手特狠,用心极毒。”

也正因为如此,莫言不得不做检查,为了不连累关怀他的人,最后还被迫离开了部队。之后,2003年,也曾因为修订扩充插图出版等问题,而遭到举报,引来了不小的麻烦。

莫言的写作,叙事往往不按常理出牌,魔化与现实是他写作的一大鲜明特色。客观上说,莫言的确是一个批判性的作家,比如在《红高粱》中:

一队队暗红色的人在高粱地里穿梭拉网,几十年如一日。他们杀人越货,精忠报国,他们演出过一幕幕英勇悲壮的舞剧,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绌,在进步的同时,我真切地感到种的退化。”


电影《红高粱》剧照

类似于这样的叙述描写在他的作品中还有很多,可以看出,批判色彩极为浓厚。

他的这种批判主义思想,其实在他早年生活中就已经形成。

莫言没读过什么书,当年当兵入伍时,因为文化低,没少“吃亏”。不过,莫言上进且努力,入伍时经常向人请教问题,进入部队没多久就当上了文化教员。为此,当时视察工作的政委,还对眼前一亮的莫言问道“你从哪个大学毕业的?”

莫言憨憨一笑:“我哪里上过什么大学,从农村来的。”

那时,莫言已经发表了几篇小说,在数学、政治、语文等方面都能说会道,为此还受到了政委的“提拔”。

之后,莫言参加了军艺考试,以专业总分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军艺文学系。然而,“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莫言班里的光是获得过全国大奖的作家就有多个,很多人并不知道莫言。

当时,系里的信很多,同学看到信,总会知会一声,一次看到了莫言的信,随口问道:“管谟业是谁呀?”当时莫言的信其实并不多。

这一问让莫言很是不爽,心里暗想,“我都来这快一年了,还不知道我是谁?”

于是,莫言在一篇叫《天马行空》的文中,发泄了自己对众多同学不将他放在眼里的不满。从中可以看出,莫言“真性情”的性格。


据说,莫言写《红高粱》也是被逼出来的,当时要写军事题材的小说作品,不少作家担忧着,自己年纪大的写不动,年轻的作家又没有经历过战争,写不了。

莫言接过话说:“没有打过鬼子,但是杀过猪,宰过鸡,咋就写不出来呢?放心,我们不是吃白饭的。”当场把老人给怼了回去。其中一位有名的老作家看了挺生气,斥责道:“年轻人啊,别太狂妄!”

上一篇:崇图沙龙书香记忆“红色文学经典”背后的故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