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谓的教育,世界上无论哪一国,其实都不过是制造出许多适应环境的机器的方法罢了——鲁迅。
从人性深处展开的教育评价让人不寒而栗却也心领神会,鲁迅的文字是那样的直接却又深沉。
在旧与新、是与非、空想与实践方面,鲁迅先生往往刻画出无法挣脱整个时代枷锁的人物形象。
但与寻常作者不尽相同的是,他从不将自己代入画面之中,不确定的言语更是让读者遐想连篇。冷峻、独树一帜的文学风格如同黑洞般吸人魂魄,恍惚间的时光里像是似懂非懂。去鲁迅化的宣扬
强烈的个人风格是一把双刃剑。有人在阅读鲁迅文章时表示,其间晦涩难懂,读者既无法体会其创作对于现时代而言的意义,也看不透作者本人的真实意图。
相较于其他大家的文字,鲁迅的严谨性有待考量。
创作时的错别字,究竟是有感而发,还是只为自己的随性,一切都有着太多的不确定。
随着当代对于鲁迅风格适用性的质疑声层出不穷,2010年前后,教育界纷纷有许多学者提出\"去鲁迅化\"。
教育学家的目的显而易见,鲁迅风格的强烈带有强大的煽动性,作为思想还未定性的青少年,并未能适应这一类文章。
鲁迅先生的作品具有超前性和实践性。以其引起广泛讨论的\"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颗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
这句话而言,很多人认为这不过是先生在怀念时的玩笑感慨罢了,熟悉鲁迅的人们知道周树人是个生活中洒脱不羁的人,过度的揣测和宣扬实在是没有意义。
然而在时间的见证下,见解也随着读者年龄的变化而产生不同——
初识只知其中义,再品已是其中人。鲁迅文字的奥义实在是奇趣无穷。
这也就不难理解一部分教育者和家长的担忧,过早地让学生们接触不大合适的深层含义,既达不到鲁迅先生期望的以文字唤起国人热血的追求,也在无意中增加了当代中小学生的思想负担。
若有甚者在浅尝时就进入了庞大的文学迷雾阵之中,那将会是影响到学生未来的正确价值取向的夺命锁。
在一定程度上,教育者们展现出了杞人忧天,但不乏有对社会黑暗面无法接受或了解过甚的孩子产生扭曲心理。
或是读后对那个吃人的时代不能全面理解,或是东施效颦,尝试不客观地评价并传扬对当今国家的不良言论。于是去\"鲁迅化\"的激烈讨论在接下来的十年之中从未停歇。
在历时10年风风雨雨的讨论之中,鲁迅的部分作品的确正在逐步地被移除教材。曾经的中小学生间,有着这样一句玩笑话:\"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
在读起来这些
读起来并不朗朗上口的课文里,鲁迅先生的作品往往要求背诵,其体量之庞大也是其他作家远远不可比拟的。
在初中阶段共有着6篇鲁迅的文章被选用,即使是刚刚涉猎文学的小学生们,也可以在课文《少年闰土》中体会到少年在月下追猹的童真,从《三味书屋》里接受寿镜吾老先生\"早\"的训告。
在这些选文里,更多表现的是鲁迅先生自身对于成长经历的看法,文字间的童趣、诙谐溢于纸上。
年纪尚小的孩子们从中能真切地感受到在那个时代下一群小伙伴的懵懂与天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藤野先生》更是鲁迅先生自己在少时求学直至在日本弃医从文的真实写照。
即使闰土最终失去了原有的少年心性,孔乙己在逐渐被黑暗吞噬的过程中大约可能或者已经死了。
意气风发的青年周树人在看到看清人血馒头的真相后放弃手术刀拿起笔杆子,然而这些依旧不能磨灭当时全身心投入其中欣赏鲁迅文章的孩子们的热情。
在高中选入教材的文章里,最让人难以忘怀的一定是《纪念刘和珍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