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记中国·湄公河国家文学论坛:共建文学新丝路 

来源:文学评论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27

花开五月,孟夏草长。5月21日至25日,来自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五国的作家和来自中国北京、云南、福建、广西等地的作家会聚南宁,在中国作协主办、广西作协承办的“中国·湄公河国家文学论坛”上,以多民族文化绚烂的眼光和灵动,探索人文交流之路,在文学新丝路上激荡起时代的浪花--

同饮文学的甘甜

湄公河,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六个国家。由于历史文化差异,大家对它的命名各不相同--澜沧江、湄公河、九龙江……湄公河流域六国,自古山水相连,文化相通,友谊源远流长。

“人类文化的繁荣有赖于不同文明的流播与相互渗透。共建民心之桥,共建文学新丝路,我们期待通过交流,弘扬丝路文化精神,打造我们之间的文学交流平台,推动作家间的交往。”面对来自湄公河流域的作家朋友,中国文联主席、作协主席铁凝动情地说:“新丝路的活跃,有赖于国与国之间的经贸联通,同时也需要我们各自的文学、艺术相互的凝视、理解与共生,它应该使活跃的新丝路更温暖、更生动。”

“我家大门常打开,眼望青山等您来”,广西作协主席东西用一首山歌表达了内心的喜悦。他说:“我们以文学的名义在此相聚,为‘共建文学新丝路’发声、助力。希望我们的声音,像刘三姐的歌声那样,从这里出发,飘过下龙湾、芭堤雅、吴哥窟、香通寺和仰光大金塔……在与湄公河沿线国家作家朋友的交流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彼此最想阅读的是对方的当代生活,而作家就是书写当代生活的高手,我们彼此需要。”

文章是作家内心的声音,各民族作家都在追求真善美。越南作协文学翻译理事会主席何范富认为,湄公河是我们创作灵感和创作素材的源泉。合作是时代的要求,团结就是力量,让我们坐在一起讨论文章、讨论作家的生活,相互合作,相互理解,用友谊增进智慧,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通过文学作品来了解一个国家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要胜过仅仅阅读历史书籍。泰国作家、翻译家欧拉翁·乍功说:“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当跨越语言、文化、民族、性别和习俗等各种障碍,尽情施展我们写作、翻译的才华,时代呼唤更多样的文学作品,来滋养我们的当代读者和未来读者。”

从小生长在湄公河畔的柬埔寨作家列桑农说:“湄公河水不仅沐浴了我的身体,也沐浴了我的心灵,载我驶入文学的海洋……作家是自由的行者,也是创造者,他们将所知的自然与社会中的事情与自己的内心对照,不断进行思考,从而产生新的火花。”

湄公河国家的民族文学都有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各国之间相互往来,文化互相映照,留下很多文化交流的佳话和文学经典名篇,产生了深刻影响。“文学的交流,是润物细无声的交流。‘民心相通’是文学所要负载的道德使命,”中国作家徐坤说。越南作家范长诗认为,湄公河连接着各地的文化,我们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身份,千差万别又紧密联系,共同组成东南亚地区多元的文化。他建议共同建设“湄公河作家联盟”,多关注湄公河及生活在两岸的人们,了解他们的感受和愿望,帮助他们增进交流,理解彼此,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湄公河赐予我们的宝贵资源。

丰富创作的源泉

文化的多样性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也让作家的写作具备了各种可能性,充满了未知的挑战。论坛上,多国作家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历,多元文化背景下呈现出的不同创作理念交流碰撞出绚丽的火花。

中国作家范稳谈到,我们用文学的眼光观照一个民族的文化与文明时,我们既为它异域的风情和文化的独特性、陌生化感动,又为如何能抵达这个民族的心灵世界踌躇不前。而进入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的表达和呈现是文学的责任,是作家不得不去履行和完成的使命。

老挝作家宋载·占塔翁说:“我深深热爱我的母语和文化,它们融入我的血液和脑海,我视笔杆为保护国家文学遗产的继承者,希望创作出引人入胜的作品,丰富国家文学花园。作家应该有自己的立场,为理想而写,为国家进步而写,爱这片土地,爱我们的同胞,爱我们的语言,爱我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

中国作家胡性能认为,成长的环境、文化的母地、个体生命的成长路径,最终导致每个作家的写作触点千差万别。文学是从微观角度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经历所做的精神铭记。

上一篇:唐家三少怒斥“辱我亡妻”,阿里文学回应永久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