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每一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出炉的日子,哪怕是平日不关心文学的朋友,也会问一句这次轮到村上春树拿奖了吗,和莫言最近写了什么。
前半句当然是对那位陪跑诺奖十多年的日本作家开个玩笑,后半句则是在说大家对这位获过诺奖的中国作家还有很多期待。
莫言在这个纯文学并不风靡的时代相比其他作家来说受到的关注要多得多,要承担的压力也更大;热爱文学的读者当然不会错过莫言。
其他的人,早在莫言作品同名改编的电影《红高粱》里,也记住了中国有一位作家叫莫言和他的原乡高密。
莫言在获奖五年里因作品还在认真打磨而少有作品发表,这让他多少受到了江郎才尽的非议,他解释到比起快速地交出一般化的作品,更有意义的是不计较时间成本的完成一个好作品。
因此,莫言才打比方说:
\"我愿意用我全部作品'换'鲁迅的一个短篇小说:如果能写出《阿Q正传》那样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中篇,那我愿意把我所有的小说都不要了。\"
这不仅是莫言的谦虚,更是对这鲁迅的膜拜和尊敬。
他是鲁迅
到今天,提到鲁迅这两个字,不可能会有谁给出\"谁是鲁迅\"的回答,在他逝世八十多年后,人们对鲁迅依然怀有高度的敬意。
无论是文学评论界对现代文学作家代表性的排列,还是连年出版社对大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活动中,鲁迅始终是现代文学大师的榜首。
鲁迅的开创性与代表性,批判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并未随着时间褪色而始终被中国乃至世界的人们铭记在心。
鲁迅在这个时代成为了\"网红\",他的字被开发为字体有很高的下载量,鲁迅纪念馆有许多年轻人去拍照打卡……
但是,阅读对于这个信息高速且碎片化的时代而言,似乎有些寂寞,大多数人当然知道谁是鲁迅,可说得出的作品并未超出高中教材选择篇目。
网络上流传着许多鲁迅的\"金句\",不过鱼龙混杂真真假假,才会造出\"——鲁迅\"的段子。
当没有人再会问出\"谁是鲁迅\"的问题之时,或许还是需要一个问句:你是否真的认识鲁迅?
他写了《阿Q正传》
认识鲁迅当然最直接最有力的方式就是阅读他的作品,莫言提起的《阿Q正传》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被译为四十多种文字,在世界文学之林同样影响深远。
除了莫言,上文说到的村上春树也提到过此作品:
\"作者出色地描写了那个与自己所创造的任务完全不同的阿Q形象,浮现出鲁迅自身的痛苦和哀愁。这种二重性深深浸润到作品的内部\"。
《阿Q正传》写的是一名叫阿Q的雇农,靠打短工度日,自欺自慰地用精神上的胜利来掩盖实际的失败与备受凌辱的悲惨待遇。
而后阿Q经历了一系列荒唐的人与遭遇,最终他也丧命其中。鲁迅自言写这部作品是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来\"。
并且说\"我还怕我所看见的(阿Q)并非现代的前身,而是其后,或者竟是二三十年之后\"。
在当时\"民族自我批判\"的时代课题下,毫无原则的阿Q成了一面反省国民性弱点的镜子,《阿Q正传》正是对我们民族的自我批判。
而后随着时代和文艺理论文学批评的发展,\"阿Q精神\"的内涵得到不断地探讨,人们从这部作品中得到更多的感悟与体会,愈发感受到鲁迅思想超越时代、民族的意义和价值。
谁能拯救文学
无论是对莫言新作品的关切还是鲁迅语录的\"网红\"现象,可以感受到,人们在心中依然为文学保留一席之地。
同时怀着这殷切的期待发问:莫言拿到的诺奖它会是拯救文学的法宝吗?鲁迅又\"红\"了,他会有拯救文学现状的药吗?
我们通过莫言获奖后首部出版的作品《晚熟的人》来为这个问题找找答案。
《晚熟的人》上市两个月之后打开一大型图书销售网站的排行榜,可以查看到《晚熟的人》上市第一个月在新书热卖榜上排名第二,第二个月进入图书畅销榜位列第三,近7天内下降到第七。
而在新书热卖榜和图书畅销榜都高于这本书排名的是大冰《啊2.0》,年内登上过图书畅销榜榜首的至统计截止前并没有中国作家的作品。
由日本小说家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和美国畅销传记《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霸榜。从销量上来说。
上一篇:晋江文学城因审核把关不严被约谈,限期全面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