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 成就空前绝后 

来源:文学评论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18

李浩

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西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等。

著有学术著作《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唐代园林别业考录》《唐诗美学精读》等,随笔散文集《怅望古今》《课比天大》等。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官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唐朝诗人韩翃在《寒食》中描写了唐长安城暮春的景色。唐代,是一个文化兼容、具有开创精神的时代,更是诗的盛世。唐诗在千百年来的文化发展长河中向人们阐释了其辉煌的成就以及无与伦比的魅力。根据《全唐诗》存录,仅有姓名可考的作者就有2200多人,唐诗有4万8千多首。

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浩长期对唐诗的发展以及影响进行多角度的深入研究,他认为,唐诗能在古典诗歌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与唐朝的开放包容、对外交流频繁、推行科举制度等密不可分。

科举考试和开明的外交政策助推唐诗蓬勃发展

科举考试促进了唐诗的繁荣,是唐诗兴盛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李浩说,由于其开明的科举制度并且以诗赋取士的政策,使得社会底层的百姓有机会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这对唐诗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就拿进士科考试来说,第三场杂文考的就是诗歌、辞赋的创作。科举考试沿用了一千多年,对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李浩认为,开明的外交政策也助推了唐诗的发展。长安城位于丝绸之路的枢纽,其丰富的物质文化和技术引进为唐诗的创作提供了外部支持。比如,唐朝的酿酒技术受到西域葡萄酒酿造技术的影响发展非常迅速,唐朝诗人王翰曾咏唱:“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唐诗深受国内外文人喜爱

白居易诗歌受热捧

唐诗除了为平民改变命运、提供进入朝堂的机会外,受到了西域、日本等地人士的热爱。“唐朝时期优秀的诗歌会得到迅速传播,在各地城市的驿站、旅馆的墙壁上,都会看到抄录的名人的诗歌作品。”李浩说,“韩国、日本的贵族也很喜欢唐诗,他们会通过往来的商人对唐诗进行收集,当时白居易的诗歌价格就很高。”白居易的诗歌在唐朝非常受欢迎,唐宣宗李忱就曾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小孩和胡人都能背诵白居易的诗歌,可见其影响深远。

遣唐留学生中也有很多人非常喜爱唐诗。日本的遣唐留学生阿倍仲麻吕与长安城中的诗人王维、李白等过往甚多,交流密切。来自朝鲜半岛的崔致远曾在唐朝留学,期间写了大量诗文作品。

曲江、渼陂湖、昆明池都是诗人创作的“源泉”

唐朝的贵族和百姓都会进行踏青春游,而如今的曲江周边就是唐朝的公共游玩地。还有乐游原也是唐朝人喜欢游玩的地方,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就是诗人李商隐在登乐游原后进行的创作。此外,诗人杜甫、岑参、韦庄等经常前往渼陂湖进行游玩,杜甫就在其《渼陂行》中写道“波涛万顷堆琉璃”“菱叶荷花静如拭”描述了渼陂湖的美丽风光。而昆明池更是从汉代起就是著名的游玩地。

到了夏天,唐朝人也会前往山林中避暑,而建造在山中的宫观寺院便成了避暑的好去处。唐朝最有名的皇室避暑胜地是九成宫,位于如今的宝鸡市麟游县。王维的《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中写道“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向碧空”。此外,普通诗人会选择前往寺院禅房避暑。“寺凉高树合,卧石绿阴中。”“香荷疑散麝,风铎似调琴。”等诗句都是对慈恩寺景色的描述。

李浩表示,唐朝文人还喜欢前往终南山、华山、秦岭各峪口等地游玩。“终南山的环境优美,是古人修道读书的好地方,外地考生多会在此备考,因此唐诗中提到终南山的作品非常多。”

上一篇:文学家钱钟书手稿欣赏,字体端庄潇洒,网友达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