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贾樟柯:文学光影之间,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来源:文学评论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16

文学报 · 此刻夜读

睡前夜读,一篇美文,带你进入阅读的记忆世界。

近日,贾樟柯的文学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宣布年内定档上映。这位一直以拍摄实验电影和艺术电影著称的导演,这次又将如何以影像来讲述知名作家的文学道路?通过今天夜读,来自文学评论家付如初对贾樟柯电影的解读,或许可以理解,一位导演为何怀揣着文学梦想,游走于两端之间。

此刻夜读 /?选自《文学光影中的贾樟柯》

贾樟柯的文学表达

在两册《贾想》中,贾樟柯以电影手记的方式,收录了自己从1996年到2016年,二十年间的电影手记、访谈、演讲、散文、随笔。这既是他全部电影和艺术追求历程的回顾和展示,是他艺术观、电影观的全面铺陈,某种意义上也是他的“精神自传”。

他出生于1970年的汾阳县城,伴随着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长大,记忆中衔接着乡村和城市,叛逆和顺从,对未来的想象中充斥着模糊的理想主义,伴随着对更高远世界的憧憬。中间,曾尝试画画和写作,并在当地崭露头角。迷茫中,因陈凯歌的《黄土地》爱上电影。23岁,三次高考失利后,他终于得以离开汾阳到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他说:“电影是我的精神出路”。

看贾樟柯的书,我常常惊异于他的文学天分,惊异于他的阅读和他的表达。他不经意间流露的对诗人、作家的关注和思考,他对某些作品、某些作家使用的意象的信手拈来,常让人感觉文学对他的滋养已经进入血液,醇厚而持久,跟“第五代”导演那种从外部倚重和借鉴文学的情节和人物截然不同。在他的电影和文学之间,没有主客体之分,没有界限。

而他为每一部电影写的简短的导演手记,都是一篇漂亮的短文,精准、精致。他每一篇访谈,总是能在访谈者和读者的预期之外,提供更丰富、更微妙的感受。而他的散文《我不相信,你能猜对我们的结局》《忧愁上身》《高考之后,放虎归山》等等,即便是放在专业作家的作品中,也算出色。尤其是那篇《我不相信,你能猜对我们的结局》,既可以看作“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的自白书,更可以看作贾樟柯作为一个独立电影导演的艺术宣言。他的理想、情怀和现实判断,都在这篇文章中得到了漂亮的表达。艺术是有话语权的,也始终有为谁代言的问题。一个健康的艺术环境,应该是多元的、包容的、应该不断有年轻的、充满叛逆和独立精神的力量注入进来。

贾樟柯访谈作品《问道》封面书影

我常想,除了天分,除了持续不断地思考和表达,为什么有的人的文字能够直击人心,而有的人,却总是徘徊在别人的情感世界之外?或许,对待艺术的郑重和对待受众的真诚是最重要的分水岭。一个创作者,无论面对文字还是镜头,是否交付自己的全部尊重和真诚,往往无须言传即能让人意会。

贾樟柯对电影和文字的尊重,是他给人的最深刻的印象。他曾在访谈中,借日本围棋大师吴清源的话,即使输棋也一定要输得漂亮,表达自己对电影的尊重。在成功学横行的当下,在票房几乎是电影的唯一衡量标准的生态中,几乎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尊重自己的行当,尊重自己的手艺,尊重自己手中的话语权,往往也是赢得尊重、树立自尊的方式。贾樟柯用镜头记录了很多大时代中的小人物,当他们站在一起的时候,最惹人注目的,或许不是具体的境遇,也不是具体的悲剧,而是他们无论在何种境遇下都不肯放弃的自尊,这是他们身上共同的人性的光芒。为中国普通人在大时代中的自我表达和自我塑造,增添了“自尊”这个关键词,或者更准确地说,保留了“自尊”这个词,或许是贾樟柯的电影和文字最大的功绩所在。

贾樟柯的“标签”效应

尽管早就知道贾樟柯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名人”,是中国实验电影的践行者,走的是“墙外开花墙内香”的成功路径,但我一直都没有产生要完整看看他的电影、好好了解这个导演的冲动。

在我近乎武断的观念中,任何一种挑战和冒犯,都是艺术自然而然生发的力量,而不是主观的选择和追求;而电影本身又是一种工业化的产物,是“做”出来的,那么他的电影,用粗糙的镜头语言和强悍的电影节奏,近乎原生态地展现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展现底层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似乎是在“做”的基础上有些“理念先行”——让电影像现实一样逼真,跟时代几乎同步,叙述的弹性不大但可阐释的空间很大,这感觉很像曾经风行一时的“底层文学”,现象的意义大于美学的意义。在个人审美感觉上,我对这种东西总有些“隔”,毕竟少了一些艺术作品应该有的审美余韵和美学回味。

上一篇:散文家李舫:马老是文学奇迹,只有在四川奇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