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三亚学院 俄语中心,海南 三亚 )
一、苏俄文学作品的汉译背景
二十世纪上半叶,世界范围内战火纷飞,人类经历着水深火热的战争洗礼。中俄两国人民在十月革命后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苏联社会主义共和国在中国人眼中是充满希望的国家。中苏两国是社会主义的合作伙伴,两国在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合作。这一时期,苏俄文学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尤其多,它们大多关注人性,弘扬爱国精神和英雄主义,揭示信仰带给人的无穷力量。此时的中国正在进行五四新文学运动,俄罗斯文学像一场及时雨,对中国社会和“新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十世纪初,苏俄文学作品被大量翻译成中文,白银时代的著名作家和诗人逐渐被中国知识分子所熟知。“五四运动”前期,中国就已经翻译了约80部俄罗斯作家的作品,例如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其中托尔斯泰有30多部作品。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开始翻译大量的俄国文学作品。十九世纪二十年代(1921年—1927)和三四十年代(1937年—1949年)是翻译苏俄文学的两个高潮点,并且在10年时间里翻译了1045种类型的俄苏文学作品。苏联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引起了中国文学界的浓厚的兴趣。
二、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译介在中国的传播
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大师和经典辈出,包含白银时代文学、苏维埃文学,以及苏联解体后的文学。俄罗斯经典著作分三个时期传入中国:新中国成立前、十七年、改革开放至今。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苏俄译介
在中国的五四运动以前,俄罗斯文学著作的译介规模小,翻译质量不高,多为译者个人引入。最早译成汉语的俄罗斯文学作品是普希金的小说《上尉的女儿》。这是一部以俄国历史上著名的普加乔夫起义为背景的小说,它塑造了一个体现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起义军领袖的英雄形象。此外,这部作品还塑造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特征的各阶层人物形象,它是一部人民优秀品质的赞歌。这部小说深深地吸引着中国进步青年,其风格对五四新文学的创作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1917年—1927年,俄罗斯文学著作在中国掀起了第一个出版高潮,开始对中国文学产生真正的影响。这一时期国内翻译出版的俄罗斯文学作品有65种,占外国文学著作翻译出版的首位。主要涉及的作品如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普希金的诗集、契诃夫的小说集及托尔斯泰的三部曲《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这些作品中描述的爱情、自由的崇尚、对战争造成伤害的同情,都是中国青年不敢于表达的。俄罗斯文学犹如一场春天的甘露,使刚从封建社会中解脱出来的中国青年应接不暇。
1928年—1937年间,俄罗斯译介的发展势头逐渐上升,新出版的俄罗斯文学作品达到140种。其中,富尔曼诺夫的《夏伯阳》、绥拉菲莫维奇的《铁流》和法捷耶夫的《毁灭》曾被称为二十年代文学中的三座“里程碑”,这三部小说都是以战争为题材的,塑造了大义凛然的英雄形象。歌颂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是这一时期苏俄文学的主旋律。
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一批文学著作鼓舞着中国人民的抗日信心和决心。比如,波列伏依的《真正的人》、戈尔巴托夫的《不屈的人们》、肖洛霍夫的《他们为祖国而战》、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格里斯曼的《人民不死》、西蒙诺夫的《日日夜夜》等。它们颂扬英雄主义,从国家立场出发激励国民战斗意志,是世界文学的典范。苏俄文学作品在中国的传播进一步拉近了苏联与中国的社会关系,正如鲁迅所说:“俄国文学是我们的导师和朋友。”
从1941年到1949年,时代出版社共计出版了俄罗斯文学作品168种,字数超过600万。在这个时期,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在人物塑造中没有一味地歌颂英雄主义,试图通过战争剖析人性的弱点和闪光点,开始多维度思考人性。
新中国成立前,苏联的形象在当时中国人心目中实际上是情感和思想结合的产物,其中包含对苏联和苏联人民的外貌、物质和精神生活等各方面理解。苏俄文学作品使中国人民不可避免地展开联想。在抗日战争中,表现为对胜利的渴望,而在战后则表现为对想象中的苏联幸福生活的渴望。因此,那个时期的作家们一致认为苏联是中国的亲密战友。
上一篇:柳青文学的写作境域与典型文体结构
下一篇:没有了